茶黃素(Theaflavin)是存在于紅茶中的一種金**色素,是茶葉發酵的產物,是紅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。包括茶黃素(TF)、茶黃素-3-沒食子酸酯(TF3G)、茶黃素-3′-沒食子酸酯(TF3′G)和茶黃素雙沒食子酸酯(TFDG)等4種主要成分。在生物化學上,茶黃素是一類多酚羥基酚酮結構的物質。
茶黃素(Theaflavins;TFs)早是由Roberts E.A.H.發現的,指紅茶中溶于乙酸乙酯呈橙**的物質。茶黃素是紅茶的重要成分,它的含量對紅茶的色、香、味及品質起著決定*作用,是紅茶湯色亮度的主要成分,滋味強度和鮮爽度的重要成分,也是形成茶湯金圈的主要物質。
茶黃素,金**的色素,占干茶重量的0.5%到2%,取決于紅茶加工的方法。茶黃素在茶湯中鮮亮的顏色和濃烈的口感方面,起到了一定的作用,是紅茶的一個重要的質量指標。
綠茶中不存在茶黃素,在肝臟中部分EGCG能轉化為茶黃素。
茶黃素有什么作用?
在1999年中美科研人員對茶黃素的研究中,發現了其的功能,茶黃素不但能與腸道中的結合減少食物中的吸收,還能抑制人體自身的合成,該研究按照嚴格的臨床試驗標準開展了隨機雙盲的臨床試驗,對240位血脂不正常的受試者進行了為期12周的臨床試驗觀察,經對比發現,總降低11.3%,LDL(低密度脂蛋白)平均降低16.4%。這是通過嚴格的人體臨床實驗發現茶黃素的作用,而且是次從茶葉中找到具有確切藥理作用的化合物——茶黃素。2003年這項具***進展的研究報告在醫學雜志JAMA上發表,并立即被多個國家的200多家媒體爭相報道。
經過臨床試驗,驗證了茶黃素具有、預防的,有的功能,茶黃素不但能與腸道中的結合減少食物中的吸收,還能抑制人體自身的合成,而且無毒副作用。
茶黃素的不僅僅是可以,它在清除脂肪肝、酒精肝、肝硬化也具有很大的功用。
茶黃素強劑,可以添加到食品中延長食品的保持期,且不存在任何安全隱患。
茶黃素作用原理
1、茶黃素降低血漿的原理
茶黃素是角鯊烯酶的抑制劑,和HMG輔酶A還原酶一樣,角鯊烯酶也是合成的重要限速酶,所以抑制角鯊烯酶也就抑制了人體的合成。此外,茶黃素能減少微膠粒的溶解*并抑制腸道對的吸收,從而抑制了人體對的吸收,有效降低血漿的含量。
2、茶黃素降低血漿甘油三酯的原理
茶黃素具有抑制脂肪酸合成酶(FAS)的活*,脂肪酸合成酶是脂肪生成的關鍵酶,這也是茶黃素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功能的原因。此外茶黃素還能抑制腸道對甘油三酯的吸收。
由于茶黃素在茶葉中含量極低,提取成本異常昂貴,將其廣泛應用于生產上并制成有保健功能的,需利用生物技術,同時克服天然產物在和安全*評價、生產工藝、質量標準、制劑技術、臨床應用等多方面發展滯后缺點,使生產科學化、規范化,才能保證茶黃素的產量和品質。
茶黃素和茶紅素區別